与古滇国大致间期的中原,也出现了许多玛瑙制品,可以说在历史上达到了第一个玛璃制品的高峰时期。玛瑙器物的形制,已经摆脱了西周时期严格的察法礼制约束,其形制从瑞兽到生活用器(耳挖、带构、足型器等)种类繁多,并且工艺精美,制作技艺水平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峰。此时的南红玛瑙器物,仍然只是皇室贵族才能使用。主要用于佩剑的剑饰、组玉佩、玉质发饰等一些玉饰品中。这个历史时期的南红玛瑙仍是珍稀之物,极为名贵,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般的寻常百姓是难以拥有的。 善于使用南红玛瑙的古滇国灭亡了,但却留下了诸多南红玛瑙器物。宋代的墓葬中出土有瓜形的南红玛瑙珠。可见在古滇国灭亡之后,南红玛瑙实际上仍然得以流传。当然南红玛瑙的大规模出现,则是明清时期的事情。明清时期可以说是南红玛瑙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其中明朝的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了云南保山出产的南红玛瑙的特点,“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场看云其中篇,免有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八,间得结瓜之处。 如球,中悬如岩,而不粘于石,岩中们水养这 我你些坚致,异于常 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面市于人者,皆情路…正是徐霞客的这一发现,使得云南保山地! 时期皇家用料的首选。但由于地质、环境等因素,深山出产的南红玛瑞料多绺裂,难以制作成大的器物。 到了清代,随着藏传佛教文化的兴起,藏传佛教“七宝”中的珠”,就是指南红玛瑙。由于藏民喜欢佩戴红色的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