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观点 通信:上海发布卫星产业政策,卫星互联网发展再进一步 赵良毕丨通信行业、中小盘首席分析师,负责人 S0130522030003 洪烨丨通信行业、中小盘分析师 一、核心观点 事件:11月20日,《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 商业航天发展迎来新机遇,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有望持续扩张。 《计划》提出,到2025年,以商业航天跨越式发展为牵引,围绕卫星制造、运载发射、地面系统设备、空间信息应用和服务等环节,加强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发展,推动空天地信息网络一体化融合。探索星箭一体新模式,构筑技术驱动新格局,建设数智制造新高地,开拓应用示范新场景,引领长三角区域空间信息一体化发展,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该计划旨在推动商业航天和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以期在2025年形成从火箭、卫星、地面站到终端的全覆盖产业链。这将为通信行业提供全新的技术手段和业务模式,例如使用低轨道卫星网络提供宽带服务,或者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实现全球覆盖等。此外,上海计划发展新一代中大型运载火箭、低成本高集成卫星以及智能应用终端等三大拳头产品。这些新型通信设备的出现,将进一步提升通信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也可能引领出全新的商业机会。 计划形成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以打造“上海星”“上海箭”两大品牌,提供一站式的卫星研制、运载发射、在轨交付与管理链式服务模式。 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发展,空天地信息网络一体化融合有望超预期。 上海将力争形成从火箭、卫星、地面站到终端的全覆盖产业链,并积极发展新一代中大型运载火箭、低成本高集成卫星以及智能应用终端等三大拳头产品。同时,我们认为这项计划的实施不仅将推动上海成为航天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撑点,也将有望引领长三角区域实现空间信息的一体化发展。该计划还提出了探索星箭一体新模式,建设数智制造新高地,开拓应用示范新场景等战略目标。这将有助于推动空天地信息网络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其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应用价值。 二、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当前相关领域的头部龙头企业,特别是核心技术壁垒较高的企业有望优先收益,市场占有率或将实现快速提升,从而带来经营业绩的边际改善。建议关注:具备核心器件能力的和而泰(002402)、上海瀚讯(300762)、金信诺(300252),卫星测试西测测试(301306)、信维通信(300136)、三维通信( 002115),以及应用环节华测导航(300627)、海格通信(002465)等。 三、风险提示 卫星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卫星发射节奏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迭代风险,国内外政策的不确定性的风险等。 机械:10月制造业PMI降至收缩区间,关注各类新技术驱动下的设备投资机遇 鲁佩丨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1060001 范想想丨机械行业分析师 S0130518090002 一、核心观点 10月制造业PMI为49.5%,降至收缩区间,系季节性因素。PMI环比下滑0.7个百分点,可持续关注年底制造业加工旺季带来的需求景气。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7%,继续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7%和47.9%,均环比下降,低于临界点。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我们认为库存消化、生产复苏,制造业出现环比改善迹象,建议关注顺周期通用设备,包括叉车、机床、刀具、工业机器人等细分子行业的底部复苏机会。 10月挖机销量为14584台,同比下降28.9%,出口降幅环比扩大。10月挖掘机、平地机、汽车起重机等九大类工程机械产品销量下降,随车起重机、工业车辆、高空作业车三大类工程机械产品销量增长。1-10月,共销售挖掘机163396台,同比下降26%;其中,国内同比下降43%,出口同比下降1.04%。10月中国地区小松挖掘机开工小时数为101.7小时,同比增长0.2%,环比好转。随着近期城中村改造、认房不认贷等政策陆续推出,有望带动国内需求回暖。叠加销量技术较低,我们认为明年国内市场有望逐步开始重回增长,可以持续关注工程机械行业边际变化。 AI芯片竞争加剧,关注HBM扩产带来的晶圆检测设备需求。随着AI芯片竞争的加剧,全球最大的两家存储器芯片制造商三星和SK海力士正准备将HBM产量提高至2.5倍。除此之外,全球第三大DRAM公司美光也将从2024年开始积极瞄准HBM市场。HBM已成为主流AI加速芯片的存储方案。半导体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其设计、制造、封装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的检验、测试以确保产品质量和良率。晶圆检测是所有半导体检测赛道中壁垒最高的环节之一。建议关注赛腾股份,通过收购全球领先的晶圆检测设备供应商日本OPTIMA涉足晶圆检测设备领域。 二、投资建议 持续看好制造强国与供应链安全趋势下高端装备进口替代以及新技术发展下装备领域投资机会。建议关注:1)机械设备领域存在进口替代空间的子行业,包括数控机床及刀具、机器人、科学仪器、半导体设备等;2)受益新技术发展子行业,包括光伏设备、人形机器人、3D打印等;3)周期向上子行业,包括船舶、轨交装备。 三、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程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制造业投资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机械:2023年三季报总结:板块业绩分化,关注各类新技术驱动下的设备投资机遇 鲁佩丨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1060001 范想想丨机械行业分析师 S0130518090002 一、核心观点 收入和净利润稳健增长。近日,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受疫后复苏及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2023年前三季度机械行业上市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642家公司合计实现收入/净利润16219/1209亿元,同比+9.69%/+7.37%。Q3单季度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共实现收入5686亿元,同比增长9.91%,环比下降2.93%;实现净利润393亿元,同比增长9.17%,环比下降10.72%。 盈利水平保持稳定,Q3费用率略有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机械行业整体毛利率/净利率为23.14%/7.45%,同比+0.72pct/-0.16pct。Q3单季度毛利率为23.80%,同比/环比+3.09pct/+1.00pct,净利率为6.91%,同比/环比-0.05pct/-0.60pct。2023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4.57%,同比增加0.69pct。Q3单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5.56%,同比增长0.87pct,环比增长2.79pct。 细分子行业中,半导体设备、光伏设备、机器人、机床、煤机矿机等涨幅居前。2023前三季度机械行业营业收入增幅前五的行业为半导体设备(+30%)、光伏设备(+27%)、锂电设备(+19%)、机器人(+15%)和煤机矿机(+13%),归母净利润增幅前五的行业为机器人(+150%)、机床(+62%)、半导体设备(+33%)、光伏设备(+26%)和煤机矿机(+22%)。Q3单季度营业收入增速前五的细分行业为光伏设备(+27%)、半导体设备(+24%)、船舶海工(+12%)、煤机矿机(+12%)和锂电设备(+10%),净利润增速前五的是机床(+262%)、机器人(+101%)、船舶海工(+53%)、煤机矿机(+35%)和工程机械(+18%)。 二、投资建议 持续看好制造强国与供应链安全趋势下高端装备进口替代以及新技术发展下装备领域投资机会。建议关注:1)机械设备领域存在进口替代空间的子行业,包括数控机床及刀具、机器人、科学仪器、半导体设备等;2)受益新技术发展子行业,包括光伏设备、人形机器人、3D打印等;3)周期向上子行业,包括船舶、轨交装备。 三、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推进程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制造业投资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建筑:万亿元国债蓄势待发,三大工程加速布局 龙天光丨建筑行业分析师 S0130519060004 一、核心观点 基建投资增速继续放缓。2023年1-10月份,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为8.27%,增速环比下降0.37pct,基建投资增速继续放缓,主要是今年新增专项债基本已发行完毕且发行额度较去年有所减少,基建投资和项目仍在等待增发的万亿元国债等资金的落实和到位。基建细分领域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25.0%,较上月持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同比增长11.10%,较上月下降0.5pct;水利环境公共累计增速较上月下滑0.7pct至-0.80%。展望年底及明年上半年,稳增长政策延续,万亿元国债增发落地,2024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提前下达,预计基建投资的增速在12月或明年年初可能会有所回升。 地产投资、销售、新开工继续承压,竣工增速维持高位。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22亿元,同比下降9.3%,降幅扩大0.2pct;商品房销售面积925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降幅扩大0.3pct;房屋新开工面积791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2%,降幅收窄0.2pct;竣工面积55151万平方米,增长19.0%,增幅下降0.8pct。9月因“认房不认贷”、取消限购等房地产优化政策的持续出台和逐步落地,市场情绪有所好转,但由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居民使用杠杆意愿偏低,导致销售情况未有好转。而房企的投资意愿和新开工的节奏主要受销售恢复情况的影响,伴随政策的进一步放松和落地,销售的复苏将带动投资和新开工拐点的出现。受保交楼政策影响,叠加楼盘大多在年底集中验收和交付,竣工增长有望维持高位水平。 加快“三大工程”建设,各地项目陆续启动。“三大工程”在今年的重要会议中被多次提及,11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三大工程”建设。城中村改造方面,近期各地城中村项目陆续开工,1-9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13万个、惠及居民851万户,按小区数计开工率97%。保障性住房方面,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做好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注重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平急两用”设施建设方面,截至目前已有三座城市公布“平急两用”项目清单,杭州首批共87个项目,投资金额超400亿元,武汉首批项目23个、总投资162.5亿元,大连启动项目7个,总投资24.4亿元。 “中特估”和“稳增长”将使建筑央国企受益。截至11月20日,建筑指数动态PE/PB分别为8.61/0.76倍,在过去10年的历史分位点为5.09%/0.49%,建筑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水平,有望受益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构建。展望明年,出口和消费复苏曲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压力较大,地产行业去库周期较长,稳增长基调有望延续。万亿元国债和提前批专项债将为基建带来增量资金,有利于水利工程等传统基建项目的提速,地方政府化债方案推出将会使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得到缓解,有利于建筑央国企回款的改善。推荐中国铁建(601186.SH)、中国建筑(601668.SH)、中国中铁(601390.SH)、中国交建(601800.SH)、中国电建(601669.SH)、中国能建(601868.SH)、中国中冶(601618.SH)、中国化学(601117.SH)等。建议关注山东路桥(000498.SZ)、安徽建工(600502.SH)、上海建工(600170.SH)、设计总院(603357.SH)等。 二、风险提示 固定资产投资下滑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下降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证券行业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 公司拥有独特的历史、品牌和股东优势,行业内覆盖广泛的营业网络和规模领先的客户群,以及综合全面的业务实力,为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智库咨询、财富管理、投资银行、投资管理、国际业务等综合金融服务。致力于成为在亚洲资本市场上领先的投资银行和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证券业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