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纽约:
东京:
伦敦:
首页 市场速递 实时资讯 市场评论 财经日历 黄金原油 货币专题 会员分析 产品服务 投资学院 全网信息
统逸资产:微信、支付宝再度开战 这次我们来“刷脸” 

作者:亿欧传媒 2017-12-11 13:59


  近年来,移动支付对交通场景的争夺战日趋激烈。近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和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签约,语音购票、刷脸进站、智能客流分析系统等多项技术首度亮相,马云同样出席见证。

  2017年初,上海全市17条轨交线路将全面推广扫码进站。即使在没有网络信号或者支付宝账号中没有余额的情况下,乘客也可以先进站搭乘地铁,后续再支付车费。

  此前,马化腾也频频为微信支付站台。11月16日,他参与了广州地铁集团的签约仪式。12月1日,他还除夕了重庆的长江索道签约仪式。之后还陆续除夕了合肥公交、深圳巴士集团、深圳通公司等相关签约活动。

  交通支付场景争夺的大背景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数量、活跃程度增长的变缓。腾讯三季报披露,微信和W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大刀9.8亿,相比第二季度的9.36亿,第三季的增长趋势缓慢,趋于饱和。

  如何破解用户活跃的增长瓶颈,从社交场景走到下线支付,成为了微信和支付宝的共同选择。滴滴、快递之争,OFO、摩拜之争到现在的地铁、公交之争,都是为了通过线下支付提升线上的用户数量和活跃度。

  而线下最活跃的场景就是吃穿住行。相比之下,国人吃住大多在家里,穿的交易不频繁,而出行交易是最为高频的。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中国公共交通每年客运量为1500亿,平均每天有超过4亿人次的出行,谁能够抢占交通场景的支付,就向在个数亿用户的国民应用级别的超级APP。

  据统逸资产了解,自2013年期,支付宝介入12306网站后,交通场景就开启了移动支付的变局。伺候,广州喜帖、台湾大车队1、6万辆出租车,杭州公交和部分高速收费站,全国火车站和自助机、多家共享单车、武汉公交车、北京部分地铁,美国纽约80%出租车、上海磁悬浮、香港出租车等都已经介入支付宝。

  而2016年3月开始,微信也加快了出行场景的布局,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购买广州地铁票。此后,广州部分高速收费站和部分公交、广州地铁等陆续介入支付宝。近期,合肥、深圳、重庆等地公交开始接入微信支付。

  支付宝是基于商业场景诞生的支付方式,天生就是为了解决商业问题;微信支付基于社交场景衍生,依靠社交粘性,连接用户和商业。基因不同,策略自然也是不尽相同的。

  上海申通地铁的签约仪式上,阿里和蚂蚁金服展示的不只是刷码进站,不只是无感支付,更是多位的创新能力。未来,依靠人脸识别,连手机都不需要携带,仅仅靠着自己的脸就能够“刷”。

  这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刷脸”。

  统逸资产觉得,无论是支付宝和其生态的多维创新,还是微信支付的流量连接,对于用户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因为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对于用户而言,都是为了让出行变得简单,也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加简便。

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会员文章,其作者博客简介和文章内容,均由作者本人编写,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网站无关。理财18网不对简介和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做任何保证。理财18网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直接联系网站用户。任何网站用户因私加会员联系方式而导致的相关账户泄露与资金损失,均由网站用户自行承担。

文章标题搜索     
  博客搜索     
更多精彩文章
Copyright @ 2004 - 2024 lica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