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纽约:
东京:
伦敦:
首页 市场速递 实时资讯 市场评论 财经日历 黄金原油 货币专题 会员分析 产品服务 投资学院 全网信息
刘洲:做“歌与人”的顶层设计 

作者:亿欧传媒 2017-09-15 09:58


  火了一个夏天的《中国有嘻哈》终于落下帷幕,双冠军的争议和爱奇艺这个局的“含金量”还会被议论一段时间。主办方定义的“嘻哈元年”之后,中国Hiphop音乐乃至整个文化会走向何方,以及在这一季节目里出现过的面孔,他们今后在多元文化和商业市场双重冲击下究竟“过得如何”,则需要时间给出答案。当我们拨开这场“嘻哈盛世”,无论现场还是网络上那些刺眼的光环和喧闹的气氛,去看看到底是谁在背后端出这么一盘“吃到撑”的网综大餐时,节目音乐总监刘洲是其中一个不能绕过去的名字。

  早在《中国有嘻哈》前,这位行内目前最抢手的音乐制作人实际上已经在《蒙面唱将猜猜擦》、《盖世英雄》、《金曲捞》等音乐综艺节目上担任过制作人,甚至在《我是歌手》里也有过替韩红和张杰做歌的履历。刘洲为韩红打造的一首民族歌曲《莫尼山》,也在她问鼎当季歌王的征途上立下了重要的功劳。因此,对于一个综艺节目里音乐的分寸,即如何让音乐的专业性与综艺节目的通俗性网络化能共融进退,什么时候音乐可以全盘接管整集节目的眼球,什么时候让位于综艺特有的一些娱乐特性,刘洲可是拿捏得相当熟练。《中国有嘻哈》里,刘洲与总导演车澈搭班子,如果说车澈是节目的一把手,负责节目的定位,走向,甚至还包括了一些明星和选手的选择,刘洲则更像二把手,他带着团队按着车澈打造的产品雏形,往里面塞干货填内容,让整档音乐综艺节目,最终有了音乐性,有了可以让人反复捧读的内涵。而每一首出现在节目里的歌,包括之前他为其他节目做过的同样的事情,都会落实到唱这首歌的人,于是这个歌手的形象也得以完整。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刘洲为谭维维制作的那首《华阴老腔一声喊》。凭借着在春晚上的亮相,谭维维“民族摇滚第一人”的定位总算确立了,华阴老腔也成了她身上最有辨识度的故事。刘洲后来陆续替谭维维做了几首民族与摇滚融合的歌曲,放到了不同的音乐综艺节目平台上,更进一步让谭维维的民族摇滚风格完成了最终的进化。

  让刘洲在音乐这个行业能有今天的成就,其独门武器首当其冲的是他对“定位制作人”的角色自我认知。在传统的流行音乐行业,按照对自己创作主动性的话语权,音乐制作人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接单型制作人,对于唱片公司对自己的要求不会(或不愿意)有过多的个人意识,特别唱片公司的营销或者A&R工作本身已经很出色的情况下,制作人只要安分守己帮助歌手把专辑做出来就算完事,因此也可以流水线似的同时开好几个案子。第二类则是沟通型制作人,他们会有一定的创意要求和唱片公司讨价还价,最终在几方沟通和妥协后,把成品做出来。第三类则是创意型制作人,站在制作行业最前沿,有成功的案例能说服唱片公司接受自己的意见,并且对自己的自主权被侵犯时反抗意识也是最强的。大家熟知的李宗盛,早年在滚石做的几位歌手,大概就是属于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刘洲自己也认为,李宗盛其实就是一位定位制作人,因为他不仅仅只是把歌做出来,他还让这些歌好像长在了这些歌手身上,这除了需要制作技术的成熟,对市场的空缺认知,受众分析,歌手本人的性格特点都需要有一个全盘通透的认知。这样的制作人,已经超越了传统的音乐制作人的角色,他们不仅是歌,甚至还是歌手的顶层设计者。刘洲要做的也是同样的事情。

blob.png

  不止一个场合,刘洲解释过他对“定位制作人”的理解:这是个全体系的,立体式的概念,不是单纯的制作人的概念,定位制作人是立体式的思考,从每一个环节来为歌手思考设计。把话再说白一点便是,对歌手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后为他量身订造属于他专属的歌。这不仅仅是过去李宗盛做过的事,同时也是唱片公司A&R部门在做的事。A&R部门一直是西方流行音乐工业里最玄乎的存在,他们扮演的是创意管理者的角色。后来台湾在跨国唱片公司进来后,自然也把这套“玄术”做了很充分的发扬。在A&R的主导下,公司确定了艺人的发片计划,在开案之初便要先决定歌手的市场定位和专辑的音乐方向,之后再找适合的制作人,以及为歌手收歌。之后A&R部门便会联络各大词曲版权公司和音乐创作人,将需要的歌曲类型告知,等待收到量身定做的歌曲,并从中挑选符合之前定位方向的歌曲收进专辑当中。在这样的链条里,上述的三种类型制作人也就相应而生,并且与之后出版的专辑和歌手有了一种亲疏不一的连结。

  尽管A&R这个字眼,从来没有在刘洲的采访里提到过,但如果把他定位制作人的工作拆解,你会发现两者实际上是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单曲时代和综艺节目在大陆的娱乐环境发展之快竞争之猛,把过去本来应该在一张专辑里完成的10首歌,被提前切割分散到了不同的综艺和数字平台上,于是每一首歌,无论它是出现在网综,还是数字网站,它必然要求制作人带着A&R的意识去工作,一首歌就是一个爆款的机会。回到谭唯唯《华阴老腔一声喊》的例子。刘洲的思考的重点首先是给谭唯唯找到别人都没有在做的事情,那怕开始看上去它可能不会在市场上引起很大的反响,但只有你自己知道,这个是所有一切的核心,是能引起核变的。2006年林兆华导演的《白鹿原》融入华阴老腔的表演,一演30场,震动京城,之后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年后,刘洲把华阴老腔与流行摇滚做了一次融合,在传统老艺术与流行音乐之间钉了一个缝,把谭唯唯卡到这个缝里面,事情便开始成型了。在《中国有嘻哈》里,刘洲便把这种钉缝的本事用到了Gai身上。Gai身上的个性特点实际上非常明显,地方方言说唱,性格狠、现场噪能量足。在这样的基础上,刘洲加入了偏古风一点的编曲,典型的是《假行僧》(谭唯唯在《中国新声》的节目上也唱过)和总决赛里的几首,原本的地下色彩减少了,甚至也不是很正统的嘻哈音乐了,但在综艺舞台的审美框架里,这样的编曲有它的作用和意义。实际上,《中国有嘻哈》比起之前几档音乐综艺节目,刘洲在里面的作用是相当隐性的。不象《金曲捞》,旧歌本身的韵味已经是过去式,怎么改都可以,也容易出成绩;也不象《盖世英雄》,有电音这个大命题,对有电音聆听基础的人,改得好不好,一听基本上能有个大致的判断。《有嘻哈》更像一个反向的命题作文。你怎么改,它都离不开嘻哈这个顶层建筑,而且部分的选手本身也有一定的创作能力,怎么样在保留他们的flow的基础上,加点油添点醋,能让这些本来透着地下味道,甚至有些还相当原始粗糙的作品能登上综艺的舞台,受着几千万人的审阅,对刘洲来说,这背后的难度比起前几档音乐节目有过之无不及。

  刘洲其中一个厉害之处,是他对各种音乐风格的包容和运用。作为制作人,熟知各种风格本是份内事,但怎么用则有学问,也和每个制作人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出生音乐世家,从小学习乐器,11岁开始学习编曲,15开始进入音乐编曲的行业,24岁开始当起了职业的编曲人。坊间流传的这些履历,一直缺少对刘洲音乐经历里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他身为音乐剧制作人的身份研究。刘洲一共制作过四套音乐剧,最早的一部是2009年开心麻花的《白日梦》。这场音乐剧里充满着街舞、Poping、摩登舞这些当时看来非常时髦的舶来的时尚元素,刘洲当时把中国传统音乐放进了这些舶来品里,营造出一种魔幻的反差,充满着那个年代独有的青春的荷尔蒙。在这四部刘洲担任音乐总监的音乐剧里,不得不提的是《昆仑神话》。

blob.png

  在这部穿越式音乐剧里,出品人人王瑜当初给到刘洲的命题只有“要有东方元素却要用国际化手段表达”这么一段话。结果刘洲做出了包括王瑜在内所有出品人认可的成品。在整部剧21个唱段,刘洲用上了很多种的音乐表达语汇,整体音乐虽然仍然以该类主题音乐剧惯常的蒙藏民族元素为主,但实际上表达上用的却是西方流行音乐的手法。音乐剧,讲究舞台的音乐张力,舞台上的戏剧感、冲突感、画面感统统由音乐去推动塑造。有过音乐剧的创作和制作经验,你就不难理解,刘洲为什么能在融合这个手法下,做出像《华阴老腔一声喊》、《假行僧》这些本身具有舞台张力的“炸歌”,也能在《我是歌手》的舞台,找来一众民族音乐好手为韩红贡献出一首《莫尼山》。同样,能理解,在融合、民族、地方、传统、现代这些关键词之下的刘洲为什么把玩方言说唱的Gai签到了自己靡下。

  《有嘻哈》第10期,刘洲对黄旭的《天堂来信》的评价是“我知道你在玩什么,也知道你在设计什么,我也知道你的flow为什么要这么去排,但有一点不要忘了,赢得大众的心,你就赢了世界”。这番点评,在《有嘻哈》的舞台背景之下,既是刘洲的制作人观,也藏着音乐这个行业,赢大众和做自己之间,不能尽表的修炼之术吧。

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会员文章,其作者博客简介和文章内容,均由作者本人编写,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网站无关。理财18网不对简介和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做任何保证。理财18网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直接联系网站用户。任何网站用户因私加会员联系方式而导致的相关账户泄露与资金损失,均由网站用户自行承担。

文章标题搜索     
  博客搜索     
更多精彩文章
Copyright @ 2004 - 2024 lica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